2024年11月17日,第三届上海材料前沿论坛(SHMat 2024)在上海衡山北郊宾馆隆重开幕,为材料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和学习平台。论坛活动精彩绝伦,日新书院百名学生有幸参与了此次盛会,这不仅为他们推开了一扇通往材料科学殿堂的神秘之门,更让他们得以近距离领略这一领域最前沿的奥秘与非凡魅力,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材料前沿论坛立足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提供的时代机遇,聚焦材料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聚集海内外材料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与工程师以及青年学者,搭建世界一流学术交流互动平台。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并得到了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鼎力支持。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学校将不遗余力地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为科研和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本次会议邀请了50多名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材料前沿及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作了题为《材料智能化及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思考》的大会报告,高瞻远瞩地探讨了材料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与基础共性技术研发的深远意义,为材料科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赵文俞、张清杰的《热电制冷向热电磁制冷变革:新材料创制与新器件制造》报告,生动展示了热电制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向热电磁制冷转型的广阔前景,为制冷技术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殿中的《稀土轴承钢与轴承加工技术研究》报告,深入剖析了稀土轴承钢的独特性能及其在轴承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对推动高端轴承制造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总师郑明光的《先进核电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体系建设》报告,强调了先进核电关键材料研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及构建完善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宝武集团首席科学家、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红霞的《学科交叉促进耐火材料科技创新》报告,阐述了学科交叉在耐火材料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为耐火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的《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研究进展》报告,则让与会者深入了解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突破。
这些重量级报告高瞻远瞩,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与深入交流。大家围绕未来材料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了充分探讨,不同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的碰撞激发了更多创新灵感。通过这次活动,让日新书院的学子们深刻认识到材料科学的无限魅力与巨大潜力,认识到材料科学与技术在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中的重要作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科研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材料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学子投身到材料科学的广阔天地,为推动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靳鑫雨